城市綜合體搶灘二三線城市
發布時間:2013-07-08 新聞來源:一覽設計英才網
近年來,傳統單一的商業地產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于是大規模、大體量、全業態,一座又一座的“城中之城”不僅落戶一線城市,還在二三線城市拔地而起。城市綜合體就像暴發戶般一夜躥熱,席卷大江南北,在城市中心土地資源日益稀缺、開發成本日益昂貴的背景下,它已成為高端商業地產開發的主流模式。
近日,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指出,商業地產的開發已普遍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二三線城市逐漸成為一些商業地產企業的主要戰場。
高投資回報率是商業地產企業選擇一二線城市的主要原因,21世紀不動產商業地產總經理蔡宇翔接受采訪時表示:“特別是對一些大品牌,本身有固定的人群和市場定位,對他們而言,選擇一二線城市更有市場競爭力。”
而在三四線城市,投資成本雖低,但投資風險卻很大。即便如此,在珠三角范圍內,東莞、佛山、中山、江門還是吸引到商業地產龍頭企業的投資目光,繼廣州后,大連萬達集團簽約東莞,成為萬達進入布局珠三角區域的第二個城市,隨后中山、佛山南海、廣州增城、江門都與萬達達成合作協議,目前除卻中山,這幾座城市的萬達廣場都已建成或處于在建狀態。
那么這些三線城市緣何能夠吸引商業地產龍頭企業的青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小城市房地產開發具備一些明顯的優勢:一是土地、稅收等政策優惠,致使綜合成本低;二是機會成本小,有時依靠政府支持,一些重要部門和壟斷型企業單位的團體訂購就能消化掉可觀的銷售任務。智盟時代相關策劃人士就表示:15萬平方米的樓盤放到一二線城市并不起眼,但到了三四線城市里就可算是大盤了,規模一大,就能得到很多優惠政策,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利潤也相當可觀。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